位置导航:首页 >> 人道救助 >> 正文

天山南北 博爱同行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助力新疆民族团结共筑健康家园

时间:2025-11-04

“长大后我想当警察,可以抓坏人,像他们一样做伟大的人。”说这话时,家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市阿拉哈格镇的艾力(本文涉及患儿均为化名)骑在心爱的自行车上,在自家院里种着葡萄的小花坛边开心地绕着圈子,摔跤了也不愿停下。2023年5月,年仅6岁的艾力被确诊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天使之旅”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筛查救助行动帮助下,他接受了免费手术治疗。如今,他不仅身体恢复健康,还有了对未来的设想。

2025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10月21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启动“天使之旅”新疆救助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地回访活动,召集社会监督员代表、爱心企业代表、媒体代表等组成工作组,先后探望了22位如艾力一样曾经身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送上“新生”的礼物和祝福,用实际行动为自治区成立70周年献礼。

“天使之旅”寻回健康和未来

在秋日暖阳的映照下,孩子们的笑容如花绽放。

艾力的自行车是爸爸的警察朋友赠送的,作为他恢复健康的礼物,也在他心中种下梦想的种子。腿脚不便,需拐杖助力行走的艾力爸爸有一个手写的记账本,上面用维吾尔语罗列着为给儿子治病,向朋友们借债的金额明细。“现在,这些外债早都还清了。”他骄傲地说:“因为给艾力治病是全免费的,包括交通食宿在内,一分都没花。”

同样有个“警察梦”的还有家住三师托云牧场场部的柯尔克孜族小朋友阿依,如今已是六年级小学生。她对2019年在“天使之旅”救助下与爸爸一起远赴江苏接受手术治疗的记忆已经模糊了。对于未来,她的梦想是和爸爸一样,做一名警察。

阿依的爸爸却对女儿进入手术室的那一幕记忆犹新,至今想起还忍不住哽咽难言:“她一直哭,一直喊‘爸爸,爸爸,我不要去’,然后医生关上手术室的门,一下子就没声音了……那一刻,我想起来就难受。”旁边,没有注意爸爸这些话语的阿依正和妈妈一起拆礼物、哄弟弟,毫无顾忌地笑闹着。

健康是幸福的基石,更是民族团结的桥梁。“天使之旅”的每一次行动,不仅是对生命的守护,更是对美好未来的播种。

在库车市上学的汉族孩子阿阳今年已经念初二了,在妈妈眼中,他上进、努力、有主见,是这个只有妈妈和儿子的两口之家里当之无愧的精神支柱。两年前,因一次感冒发热持续未见好转,阿阳被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幸运的是,他遇到了“天使之旅”,在项目的资助下完成了手术治疗,重获健康。

“知道他有心脏病时,我感觉天都塌了。我一个人靠打零工把他带大,实在是受不了一点打击。”阿阳妈妈心有余悸地回忆起手术室外数个小时的等待,“急得不行,又不知道该做什么,不停地胡思乱想。好在,都过去了”。

现在,阿阳最大的梦想是考上北京的大学,“以后要在北京买房,再把妈妈也接过去,过上更好的生活”。为此,曾经在学习方面“吊车尾”的他努力奋进,如今成绩已在班级名列前茅,获奖证书贴满整面墙壁。

在“天使之旅”的帮助下解决了心脏的隐患,阿阳对未来的路有了坚定的信心,也有了持续努力奋进的动力。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家住比西巴格乡其乃巴格村的维吾尔族男孩伊木,对于“未来到底要怎么走”的问题,他已经犹豫徘徊了数月。2019年,13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伊木在父亲的陪伴下顺利完成手术,并得到了包括医保报销后的手术治疗费用、交通费用等相关费用的全额资助。至今,他还把当年和爸爸一起在外滩的留影搁在家中最醒目的位置。

2025年6月高三毕业,伊木考上了阿克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却因家庭经济问题放弃入学,“爸妈身体不好,家里农活没人干,学费生活费都凑不出来”。面对困境,已经19岁的伊木一度想凭借自己的努力扛起家庭的重担。月前,他在库车市一家火锅店找到了一份传菜员的工作。“本来老板承诺一个月工资有2500元,真正到手的工钱是2000元,只能勉强维持生活。”伊木对于未来愈发迷茫。

“学业还是要继续的”“苦这几年,毕业以后就是另一番天地”“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有助学项目,可以提交申请”“村里对大学生也有资助”……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工作组到访时苦口婆心地轮番劝说,为伊木重新点亮了前行的灯。

为各族儿童护心暖心

喀什市疏附县吾库萨克镇的17岁维吾尔族男孩麦麦提已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回访工作组的视线中。2021年,身患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的他在“天使之旅”筛查行动中被列为“严重”,需紧急救治。“当时,他手指甲都是紫的,稍微走一下就喘得不行。幸好有你们,带他去上海救回一条命。”妈妈帕提姑力一遍遍抚摸着儿子的脸,为着他脸上健康的红润和羞涩的笑容欣慰不已。

2022年7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组织医疗团队和工作人员、媒体代表在喀什开展筛查回访行动时第一次走进麦麦提家,麦麦提激动地跳起了以前因病不能尽情展示的新疆舞,表示欢迎。他一眼就认出了当时为他动手术的医生,一向羞涩讷言的他紧紧抱住医生,表达感谢。

日前,工作组再次走进麦麦提家,了解他近两年的身体和生活状况。初中毕业后,他入读疏附县技工学校,学习美容美发专业。在工作组的鼓励声中,麦麦提熟练地拿起梳子和剪刀,为日益苍老的父亲理发,展示着自己的收获和进步。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天使之旅”已连续9年深入新疆,开展先心病患儿筛查和回访行动,守护孩子们的“心”声,为新疆各族儿童“心”健康护航,减轻患儿家庭经济负担。

2025年3月到5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携手4组医疗专家志愿服务团队,分赴和田、喀什、阿克苏、克州、伊犁州、巴州、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等地开展“天使之旅——先心病患儿筛查救助行动”,共筛查6590名儿童,其中符合先心病手术指征的患儿1011人。

2024年3月22日至4月18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联合6支医疗专家团队深入新疆14个地州市37县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先心病患儿筛查及复查,共筛查6004名儿童,其中符合手术指征的患儿1056人。

自2017年起至今,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的投入,以及艾默生、瑞幸咖啡、大钲资本、支付宝平台广大爱心网友等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下,同样的“天使之旅”先心病患儿筛查救助行动年年不断,已累计为新疆3万余名儿童进行先心病筛查,并为符合手术指征的3000余名患儿完成免费手术治疗。

在这些孩子身上,“天使之旅”不仅治愈了身体的疾病,更赋予了他们重新追逐梦想的勇气和力量,展现出生命转折后焕发出的蓬勃生机。每一个被救助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重燃希望的家庭。

已在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本科一年级就读的阿妮因学业紧张无法与回访的工作组面对面交流,她的妈妈特意请假在家守候工作组的到来。阿妮妈妈拉着工作人员的手连声道谢,眼里泛着泪光:“2021年,她去上海做了手术,现在一切都好,学习非常努力。”她拿出手机,打开相册,翻出女儿的照片,一张张讲述着她的成长与变化。她哽咽道:“以前总担心孩子走不远,现在终于能放心了。”明亮的阳光通过屋顶天窗洒进来,正好落在女孩灿烂的笑容上。

同样在“天使之旅”的帮助下重获新生的还有来自齐满镇甬库团结村的“熊猫血”女孩古丽。2019年,12岁的她因为血型特殊,手术面临缺血难题,排期一拖再拖。直到一名同为“熊猫血”的上海大叔在无偿献血志愿者微信群里看到了古丽的求助信息,义无反顾为她献血,手术才得以顺利进行。古丽康复后,依然和大叔保持联系。现已高三的她立志要考学去上海,再去看看与她“血脉相连”的大叔,用所学回馈那份跨越千里的善意。

从天山脚下到沙漠边缘,从城镇社区到乡村小院,“天使之旅”的足迹遍布新疆各个角落,将健康的希望播撒在各族群众心中,开出民族团结的花朵。

2024年9月,因在民族地区开展医疗救助等工作成效显著,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不断延伸的健康之路

未来在望,健康之路仍在延伸,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在新疆的爱心脚步从未停歇。除“天使之旅”外,大病救助、基层卫生服务、校园青少年工作、应急救护和AED普及等,都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关注之列。

“我们现在有了更好更大的房子和更多药品和设备,还配备并学会了AED的使用,可以为村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了。”10月24日下午,在阿拉哈格镇孜格尔其村“博爱卫生站”值班的维吾尔族村医阿依仙姆托合蒂(音译)拿出了门诊就诊病人登记表。随便翻开一页,20余条村民就诊记录历历在目。高血压、胃炎、慢性支气管炎……这些慢性病的长期干预治疗和患者管理是阿依仙最主要的职责。此外,她还能帮村民开展健康宣讲、疫苗接种、日常保健等服务。

该卫生站于2024年11月竣工投入使用,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联合爱心企业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捐赠15万元援建,是库车市第一个博爱卫生站。项目建筑面积80平方米,设有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药房和值班室等区域,配备了170余种药品和听诊器、血糖仪、AED等医疗器械,可为孜格尔其村3000余人和周边4个村的村民提供就医便利,进一步完善村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村民茹克亚·米吉提说:“博爱卫生站的建设,让我们这些‘老病号’在家门口就能看病,享受到最方便的就医环境,真的非常感谢党的好政策。”

如今,像孜格尔其村这样的“博爱卫生站”已在新疆多地落地生根,成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有效提升了偏远地区群众就医可及性与便利度。

此外,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还与多方合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援疆健康项目。

2025年8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发起的“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公益项目——“2025健康中国行”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率专家团队,通过义诊和手术、学术交流等形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助力乡村振兴,让边疆群众共享健康中国发展成果。

2025年3月6日,“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愈她无限,精彩绽放”患者关爱公益活动在自治区人民医院举办,活动通过医患深入对话、健康科普、有奖知识竞答等多种形式,引导乳腺癌患者科学认识疾病,倡导“更少时间做病人,更多时间做自己”的理念。

2024年9月,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支持下,自治区红十字会为34户人体器官捐献者在校子女共45人发放助学金12.8万元,表达对捐献者家庭的敬意和关怀。自2022年起,自治区红十字会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联合开展“生命接力 新疆行动”器官捐献者子女助学活动。至今,已发放助学金22.4万元,惠及80人次。

2024年5月17日,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携手美敦力发起的“博爱青春·美力同心”校园健康行活动在喀什市第九中学举行,为初一年级的同学开展安全教育公益课。

2018年至2025年,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携手支付宝公益平台爱心网友、腾讯公益平台爱心网友、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庄臣有限公司等,为自治区和田地区、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吐鲁番市、伊犁州、乌鲁木齐市、克州、巴州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援建了34所“博爱校医室”。

2022年底,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在新疆的11个5A级景区建起“红十字救护站”,覆盖天山大峡谷、天山天池、巴音布鲁克、博斯腾湖等多个知名景区。救护站集医疗救护、应急救援、红十字宣传、救护培训等多功能为一体,配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可第一时间为突发急症及遇到意外伤害的游客开展及时、专业的救治。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天使之旅”“博爱卫生站”“博爱校医室”“红十字救护站”等项目在新疆各地落地生根,不仅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更通过常态化培训与志愿服务,将红十字精神融入社会治理,助力构筑生命安全屏障,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持久动力,展现了民族团结共筑健康家园的生动图景。

记者  贺晔